从1956年起,广播事业开始由收音站向广播站方向发展。广播站在转播中央和省台节目的前提下,开始自办节目,宣传本地的新闻和乡土文艺节目。1956年7月1日,湘阴县首先成立县广播站,呼号为“湘阴县人民广播站”,添置一台500瓦扩大机,架通县站至汨罗镇的广播电话线只,建起湘阴县第一片农村有线月,临湘、岳阳、平江、华容四县人民广播站相继成立。3月12日,根据湖南省邮电管理局、湖南省人民广播电台规定,凡有电话的社队,在电话机旁安装广播喇叭,按时收听上级台站广播。1957年底,境内共发展广播喇叭2700只。临湘县广播站利用电线小时,早晚各播出一次,其中自办节目有本县新闻和8个专题节目,每天早晚各播出30分钟。
1958~1959年,境内农村有线广播事业大发展。华容县委于1958年发出“全党动手办广播”的号召,全县购进扩大机12部,安装舌簧喇叭2530只,高音喇叭120只,居全省各县、市之首,受到湖南省广播管理局的通报表扬。临湘县1958年广播通到生产队,全县10个公社,有8个建立广播放大站。岳阳县人民广播站实行开门办站,热情为基层培训广播员,加强对全县9个公社广播放大站的业务指导,在君山围垦工地建起工地放大站,把工地的广播宣传搞得十分活跃,受到湖南省广播管理局的表扬。1958年4月,县广播站副站长许国强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五次广播工作会议。一批国营农场和国营矿山广播站,也在1958~1959年相继成立。君山农场广播站于1959年6月成立,有1台500瓦扩音机和18只高音喇叭;建新农场临时广播站于同年6月建立,每天早晚播音一次,每次30分钟。1958年1月,桃矿破土开工,为搞好现场宣传,设立桃矿工程队广播站,输出功率为50瓦,外接25瓦高音喇叭4只,配有收音机、电唱机、线月,随着矿山基建工程的发展,矿本部在渔潭镇正式成立,桃林铅锌矿广播站正式建成开播。
1960~1962年,境内各县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灵活作了安排。临湘、华容两县广播站只维持城关地区的播音,公社放大站全部停办电缆桥架规格型号。平江县根据山区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在经费自筹的前提下略有发展,该县从1960年起实行载波化措施,全县购买收音机150部,经过改装,由各乡镇使用,接收县广播站信号,农村广播喇叭发展到2300只。岳阳县公社放大站基本停办。湘阴县公社放大站全部停办,县广播站以樟树公社友爱大队和岭北区水产大队为喇叭入户试点,使这两个大队的喇叭入户率均达到100%。1963年12月,湖南省第五次广播工作会议提出架设广播专线、喇叭入户的农村有线广播网的发展途径,推广湘阴县樟树公社的经验。该公社依靠群众把广播专线架到农民家里,适当收取喇叭维修费作为解决维修人员的劳动报酬,保证了有线广播的质量。
农场广播事业在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仍有发展,钱粮湖农场广播站于1962年成立,有500瓦扩音机2台,10瓦高音喇叭135只,5瓦高音喇叭50只。广播时间每天早、中、k8凯发首页官网晚各1次,共6小时,其中自办场内新闻每天20分钟。
从1956年县广播站成立到1962年,县广播站配合当地党的中心工作,自办广播节目,开辟一些有特色的专栏。1957年,岳阳县广播站自办《岳阳生活》、《政策对话》、《科技知识》、《农业技术》、《学习讲座》、《农村俱乐部》等节目,1956年华容县自办《综合广播节目》,并与团县委联合举办《团课讲座》,每天播音时间长达5小时;1958年平江县广播站播音员用普通话播音,开办《平江新闻》、《大办农业》、《广播夜校》、《新人新事》、《天气预报》等栏目。
1965年,同志关于“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的题词发表后,引起各级领导对广播事业的重视,县广播站都恢复了自办节目,公社广播放大站大部分得到恢复。同年,湘阴县广播站帮助8个公社恢复广播放大站,有322个大队和1241个生产队通了广播。1967年,岳阳地区通广播的有63个公社,2286个大队,7176个生产队,12107户,共有喇叭23335只。其中以临湘县发展最快。1967年,全县共架大队以下广播专线只,除大队全部通广播外,还有31%的生产队、5%的农户家安了喇叭,部分村庄在田野上安了高音喇叭。1969年8月20日,岳阳地区革命委员会宣传组根据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发出的《关于迅速普及农村广播网》的通知精神,召集华容、湘阴、汨罗、平江、岳阳五县广播站负责人开协作会、研究生产舌簧喇叭问题。10月13日,岳阳地区革命委员会发展农村广播网领导小组成立,并于11月6日,召开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建网速度和广播工业问题。同年底,共有90个公社建立广播放大站,占公社总数的44%,架设广播专线%的生产队通广播。有35个大队建立广播放大站。临湘县发展速度最快,县广播站在年初就自力更生地办起广播设备加工厂,全年共生产舌簧喇叭1.2万多只。组装500瓦和275瓦扩音机各1台,全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广播通播率均达100%。该县聂市公社广播员方友华艰苦奋斗办广播,被评为湖南省广播战线的标兵,并出席全省活学活用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岳阳地区革命委员会号召广播战线月,临湘县广播站从省无线电厂购回成套调幅载波设备,于7月1日前开通全县各公社的广播载波,解决了长期以来广播与电话不能同时在一对线上传输的矛盾,使县广播站播音时间由原来的每天3小时增加到4小时30分。同年,汨罗县、湘阴县、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华容县都实现载波化。华容县于1970年9月,全县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通广播,县到公社实现载波化,列入全省首批实现“三通一化”的先进县之一。1972年6月,湖南省广播管理局在临湘县召开全省广播工作现场会,推广该县发展农村广播网的经验。凯发一触即发(中国区)官方网站1973年9月,临湘县广播站副站长高建国出席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天津市召开的全国广播事业发展规划会议,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这次会议确定了农村广播网的建设方针是“以县站为中心,以公社放大站为基地,以专线传输为主的质量高、效能好的农村有线广播网”。农村有线广播建设朝专线建设发展。临湘县带头实施,共投资22万元购买器材,用工7000个,埋设县至公社的地下电缆153.5线线月,全县已实现广播专线化,成为全省第一批实现专线化的县。平江县从县至公社、大队、生产队和农户,都全面发动架设广播专线杆公里的架设任务,仅半年时间就完成了。1976年底,全县广播线年,在湖区西乡5个区、25个公社搞地埋广播线条过河水线年,境内农村喇叭发展到458487只,所有公社都建立广播站,大队通播率达100%,生产队通播率达97%,入户率达59%。
1975~1977年,屈原农场共发展广播专线公里,其中架设广播地埋线公里,两年共发展舌簧喇叭8000只,并在总场农科站办专网入户试点。钱粮湖农场共调用1.5万多个劳动工日,埋设广播专线万立方米,架设总场至分场地埋线米、分场至生产队地埋线米、架空明线米。全场广播线米,形成有线广播网络。君山农场架广播专线公里,铺设地埋线个,舌簧喇叭961个,形成一个高音、低音和联户喇叭相结合的广播网络。建新农场1976年广播输出线路使用专杆专线年新的广播站建成,正式开始播音,全场架通20多个生产队的广播线个分场设立广播放大站,转播总场传送的广播讯号,全场队队线年,境内共架设县至乡的广播专线线对公里,乡镇以下广播专线%,是农村有线广播喇叭入户发展达到最高峰的时期。尽管这段时间农村有线广播事业发展很快,但存在的问题很多,带来了许多后遗症。主要是“”期间的一哄而起,只求数量忽视质量的现象严重存在,公社以下的广播线路,杆小松树多,线路接头多,还有用竹杆、蓖麻杆作广播杆的,加上面广线长,维护管理跟不上去,遇上风雨冰雪,倒杆断线多,有的地方是上月建,下月垮;头年建,二年垮;前面建,后面垮。从1978年开始,农村有线广播网建设中的各项指标开始下降,到1982年,喇叭入户率降至27.9%。湘阴县因西乡的地埋线质量不好,加上冬修水利和鼠咬等多种原因,全部损坏,全县喇叭入户率降至17.4%。1978年,华容县广播事业管理局局长刘明阶参加天津农网建设会,带回“建设以独立传输为主体,效率高、性能好的农村有线广播网”的会议精神,积极架设以水泥杆为主的广播专线年建成华东线年建成华南线线年完成西线线对公里。三期专线根,专线线对公里,建立了一个初具规模的以县站为中心,以公社放大站为基础,以独立的水泥杆专线传输为主体的华容县农村有线广播网。“”期间,宣传内容基本上都是传达主席的最高指示,宣传阶级斗争、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岳阳县广播站主要是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自办节目只播放县生产指挥组提供的资料,文艺节目只播放8个“样板戏”和革命歌曲。1968年12月,县广播站改名为岳阳县革命委员会宣传思想广播站,不再自办节目,时事新闻大部分是新华社一家稿件。华容县城几个造反派组织均想夺取广播阵地为自己服务,几次冲进广播站,都被广播人员顶住了。从1974年起,这个站全天播音时间由5小时增至6小时30分钟,开办《科技务农》等专题节目。平江县广播站在“”期间一度被“造反派组织”控制,搞了许多派性宣传。
,省政府批转省广播事业局《关于将县市广播站逐步改为广播电台的报告》。1983年底,临湘县广播站改为临湘县广播电台,促进全地区农村有线广播朝着标准化、正规化方向发展,通播率和入户率开始回升。1985年,喇叭入户总数为268654只,村通播率85%,入户率32.3%。1986年3月,市广播电视局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从指导思想、工作方法和技术政策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网。确立以乡(镇)村为基础,以多种喇叭入户为落脚点的建网方针,使农村广播由低标准向高标准、高质量的合格乡镇转化,县乡村广播站自办节目的质量由低标准向规范化、高质量的方向转化。在用户设备上,改过去单一的小喇叭入户为低、中、高音喇叭并存发展的入户覆盖形式。联户喇叭是华容县采取的主要入户形式。这种喇叭挂在室外,2~3瓦的小音箱,美观大方,室内室外均可听到,易管易修,完好率在95%以上。1987年5月,市广播电视局在华容县召开乡镇用广播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广华容发展联户喇叭的经验,加速农村广播网建设。1990年,全市喇叭总数达303391只,乡通播率达99%,村通播率达95%,喇叭覆盖率达69.8%。在站改台的问题上,市广播电视局坚持省厅规定的标准,稳步推进,并认真总结临湘县广播电视局努力创造条件搞好站改台的经验,加以推广,加速县(市)、区站改台的进程。这期间,华容、汨罗、郊区、岳阳、平江、湘阴、北区等县(市)、区广播站均改为广播电台。县(市)、区、场和厂矿企业广播台、站都十分重视广播宣传质量的提高。34个优秀的广播节目在全省、全国获奖。
1991~1993年,全市农村广播网建设围绕农网达标活动广泛展开。1991年,湖南省广播电视厅在全省广播电视系统中广泛开展“三创一争”(宣传创优、事业创先、经营创收,争当先进工作者)活动,并制订农网达标合格县的验收标准。华容县在原有基础上充实提高,全县25个农村乡镇都建起标准化的广播电视站,村村建立广播室,喇叭总覆盖率达94%。同年底,华容县评为全省第一个农网达标合格先进县。次年6月22~25日,全省农村广播电视网达标现场会在华容县召开,授予华容县、岳阳市郊区等四个县(市)、区为全省首批达标县(区),颁发光荣匾,并各奖“猎豹”牌汽车一辆。岳阳市有48个乡镇成为省级达标乡镇。1992年,全市农网建设投入资金达400万元,新架广播专线杆程公里,建设“五有村”(有标准音箱喇叭、有限流电阻、有开关、有避雷器、有良好的地线.8%,音响率83.5%,比1991年增长8.5%。1993年5月7日
1994~1999年,农村有线广播随着电视的发展而发展,市广播电视局提出把“四小”建设作为农村小城镇广播电视网的发展内容,即建设小功率电视差转台、小卫星地面接收站、小调频台、小有线年,全市农村投入农网建设资金300多万元,新架广播专线杆程公里,整顿专线个乡镇进入省级农网建设先进行列。在机构改革中,县(市)局和三台合一、广播和电视合一、一篇新闻稿件、既作电视稿,又作广播稿播出。各县(市)、区、场积极开通多路微波和架设光缆,使有线广播和有线电视双入户。华容、岳阳县、云溪区的多路微波已向农村延伸发展,临湘、湘阴、汨罗、平江、华容、岳阳县(市)城区铺设的光缆有线电视传输网,正在逐步向农村开通,农村有线广播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9年,随着“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的全面开展,全市农村原有229个盲村,已有182个实现“村村通”,湖南省村村通广播电视现场会在平江县召开。1991~1999年,农村县(市)级广播电台的宣传共有22个节目在省获奖,其中一等奖4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14个,还有3个广播节目在全国获奖。